台灣媒體常常會錯誤翻譯,已經變成常態
外電譯文常常隱藏著記者或是報紙的意識形態,包含錯譯或是刻意編寫的內容,
例如2002年法國反極右派的遊行,大中國主義的報社也可以刻意詮釋為”嘲諷台灣政府刻意分化族群的意識形態”
極右派的血統論充滿了族群的血統歧視,甚至將立法保障純粹白種血統的法國人,這個遊行諷刺了誰?
應該是諷刺了台灣的許多保障政策只針對特定省份的後代吧?
像下面這篇可以參考的,
又是媒體錯譯的ㄧ例。
強尼頻道
Jiang的心情日記
中國買單? (政治時事)
http://www.socialforce.tw/blog/Jiang/122405.html#give_comment
今日(10/2),觀看中時電子報「國際瞭望:七千億美金紓困 中國買單?」(後來改成和實體報紙的標題「美國會向中國求援救困嗎」,中國時報2008/10/2 A3版,網頁連結於后),美國經濟復甦靠中國?那麼台灣還要買武器嗎?直覺這份未署名(不敢署名)的報導有問題。
往下看,它提到「美國政府尚不好意思向中國求援,但國際間似乎已認定非有中國合作不能解決美國問題,下一任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如何,就可想而知了。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前天在國防大學發表演講時說,中國不是美國的敵人,但是如果美國對北京採取不當的政策,就會把中國變成自己的敵人,那將是嚴重的錯誤。」我的翻譯職業病又犯了,於是找出新聞來源,原來是轉述新華社根據俄塔社的新聞稿的內容,我再將蓋茨(Robert Gates)9月29日在華盛頓國防大學的講稿下載,不知是我英文太差或眼花,整個10頁的新聞稿,蓋茨在演說中只有以下兩段提到中國,卻完全絲毫沒有提及「中國不是美國的敵人…那將是嚴重的錯誤」:
………
報紙有黨派立場或政治目的,導致對政治人物談話內容有不同的解讀,可受公評。然而,像這種白底黑字,一翻兩瞪眼的講稿,都能曲解成頌讚中國,彷彿中國是這 波經濟蕭條的救世主?難以理解。我不願揣測中國時報的意圖,為何反本土,或者直接說,反台獨,反到完全向中國傾斜?對中國新聞來源一字不漏地引用?最近,中時集團瘦身裁員聲不斷,請問,這些虧損,中國會買單嗎?
套用你們最喜歡的施明德用語,對於錯誤引用、怠惰查證的新聞,請「像個男人」,勇於更正吧!中國時報。
新聞連結
國際瞭望:七千億美金紓困 中國買單?
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2007Cti/2007Cti-News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