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本文已於2002/02/10在朋友之間露臉。)



終於Amelie要在台灣上演了!



當初這部電影在巴黎引起街頭巷尾的大肆討論,彼此見面的第一句話可能都是:

「你看過艾蜜莉了嗎 ?」

每週票房,觀眾人次往往刷新紀錄。

之後在英國、德國、魁北克、及歐洲各國都引起一陣騷動,

而現在則是入圍美國奧斯卡。



喜歡這部電影,所以除了自己沿著電影的足跡逛逛巴黎之外,只要有朋友來,我都興奮地如獻寶般帶著他們到蒙馬特高地,Amelie約Nino物歸原主的 山腳下廣場( 觀眾們才發現,原來廣場裡沒有電話亭,而摩托車及汽車也無法開進去這個廣場 )、那間蔬果店 ( 店面的對街那棟房子,地下一樓並沒有對外窗戶)、那間叫做兩個風車的咖啡館 ( 隱人遐思的廁所 ),尤其是Nino被阿美麗戲弄的那一段階梯。( 藍色箭頭早已消失 )

  在「藉由電影認識法國」課上,認識一位日本同學幸子,她比我更誇張,因為她在電影院看了七次,現在有買了DVD。如此這般,她可以看70次吧!

  那天我點了跟M一樣的熱稠巧克力,用中文跟他聊天。她學中文兩年多,明年打算到北京繼續她在巴黎第三大學的電影專業。法國人總有一些法寶,讓我回答不出話來。而遲到的E則將到台灣,追尋台灣電影的腳步 ……

  就像我們一致塑造巴黎的浪漫形象,她們卻熱愛亞洲式的價值觀、對生活的態度、甚至那種內斂的浪漫。

  於是就像前天看到法國電視一台的綜藝節目,中國年特別節目,熱熱鬧鬧地張燈結綵,介紹許多中國年的習俗。當然最近超市裡最顯目的位置擺的都是應景的產品。收到的家樂福及傑昂超市傳單廣告、市政府活動預告,整週都是中國年相關活動。

  就像朋友的法國友人,對台灣念念不忘的是台灣的麵包。在回法國的那一天,她買了一大袋麵包帶上飛機……

  「你知道什麼是天堂嗎 ?」朋友問我,當然不會像是網路笑話的比爾蓋茲版-螢幕保護程式。我搖頭。「那位法國朋友說,當你騎著摩托車在台灣的夜市裡,搖擺不定到底要先看、先品嚐什麼好,那時感覺就像……就像是,在天堂。」

  去年在杜維爾(諾曼地地區的一個城市)的亞洲影展,那一群追著伍佰的法國影迷歌迷,經由M傳神的描述,令人驚嘆。不曉得伍佰知不知道他的歌還外銷給這些小歌迷。他的Time and Tide在法國上演,想必他的法國影迷一定不會錯過。

  就像S說的,去台灣之前,認為台北只是個像曼谷的亞洲城市,充滿人力三輪車、摩托車,殘破與高樓混雜。但是之後,他喜歡,更精確的說,他愛上台北。他 喜歡萬華艋舺一帶的小街小巷,掛滿招牌更棒。他喜歡碧潭、他喜歡淡海。於是一回巴黎,第一件事就是請調台北工作,尤其他想住在西門町。

  在艾蜜莉電影中,他們生活在蒙馬特,卻有點悲傷,有一點孤單,自戴安娜在巴黎出事之後,引發艾蜜莉的小魔法,讓所有的人一成不變的生活起了化學變化。生活依舊不變,改變的只是A所引來的一些善意的謊言。似乎生活本身即是個大謊言,為何不選擇善意的呢 ?

  借用「社會表述理論」學者的見解,「真實不存在,真實是共同建構而來的。」,「真實倒也存在,只是像秋天清晨的田野,有陽光、薄霧,而我們身置其中各自說著自己看到的真實,這般的隱晦不明」

  最後S跟我說,他不喜歡這部電影,巴黎從來不曾這麼美過,過去沒有,現在也沒有。不真實的電影。我笑著說:「電影不就是提供我們一些夢想嗎 ? 而這是生活之必須,生命已經太辛苦了!」

  S笑而不答。

  (一樣是潛入他人房子偷拍搞怪,A的做法似乎衛生一些。呵呵!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叫我Honey Walker 的頭像
    叫我Honey Walker

    藍Bleu白Blanc紅Rouge手記簿

    叫我Honey Wal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