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續)
另外我參觀了奧塞美術館,主要是看印象畫派的真跡,看到了梵谷、塞尚、賀諾瓦、高更及莫內的印象日出。原畫原尺寸的巨大高聳,才能真正領會到畫作所要傳達的感動。尤其是梵谷的畫…….。
報名了系上的社團活動,大約5500新台幣,首先把法國傳統的吃與喝先認識了一番,雖然口味很怪、很不一樣,但都很好吃。我們試過了起司:藍起司、羊奶起司、諾曼地起司……法國各地傳統起司,搭配喝了各地的紅白酒。
醉了……
這種怪異感,像是法國人把紅豆煮成鹹的當主食一樣的錯亂感。
昨天晚上我煮了紅豆湯,當然是甜的。
法國人試過後都說奇怪。其中一個法國女子
特地學了這道甜點的中文發音,聖誕節要回家炫燿,反將他妹妹一軍。
她妹妹在中國住了兩年,中文很好。
她要對她說『你知道紅豆湯嗎?』真是有趣的發音。
『中文的四聲不都是一樣嗎?』她對我說。
對法國人而言,四聲是音調上下起伏,用在強調語氣、情緒、及疑問句。
對我而言法文的變化也是一樣奇怪。
對中文而言只是發音標準與否的問題(例如台灣國語),卻仍然聽的懂,
但是法文的發音,一定要標準,差一個音就是另一個意義。
台灣國語是不可能在法國發生的,差一個音有可能變成過去發生的事,或是男生變女生。
所以囉,也常常對自己說錯感到好笑。
最近也嚐了牡蠣、蝸牛。蝸牛沒什麼味道,只是覺得加了很多大蒜醬。
臭臭的乳酪也很有意思,配紅酒後味覺產生化學變化,成為另一種神奇的滋味。
在節日時一頓飯要開個數瓶酒,搭配不同的菜色,開胃、主菜、甜點,讓人弄不清楚到底誰配誰,頭昏眼花。最後的酒是干邑白蘭地,台灣的最愛。
干邑是個地名,一個小鎮。一口下去,好像從頭暖到肚子一樣。
(可能要喝一大口才會暖到腳吧?呵呵)
Dec, 1999 (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