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次收到你的信,包括你的心得。我覺得真好。因為好久沒有閱讀這樣文章的經驗,包括書信。
至於心得部分,你寫的真好,有你的心得分享,對我而言似乎是一種討論的經驗。我很久沒有跟人討論一些什麼了,所以分外珍貴。
至於學校,想必你一定很忙。辦活動時有人能分擔一些,真的很重要,可惜的是,現在你的角色比較像是上班族,大小是要自己張羅吧。有一點辛苦。
我的部分是在二月中趕了兩份組報告,一份是在戰火連三月中結束,另外一份是一個人的組報告,兩天一夜中須趕完。
一種生命中的異樣經驗。
第一份,分組成員除了M之外都是熟朋友,想必合作順利吧!但是卻是我合作的對象中,有史以來最難搞定的,包括在中原的時期…。那位自認為組長的A,他有幾年工作經驗,尤其是在臨床及精神分析的領域。所以他的想法大都以此出發,至於問題的衝突點在於,他認為可以混合各種領域的諮商技術,針對問題分析。我贊成混合,但是是各個章節只用一個大理論。我沒太多意見,因為達成目標在有限時間中交出去報告,是我的主要目標。
例如:他對”認知”的詮釋,跟我的想法不同,其實是彼此「字詞」用法不同。他說「認知心理學」,結果說半天是:認知治療,而且認知治療中他又混合了行為治療。好像太複雜了。很難自圓其說,立論正確。
因為每個人的觀點不同,反而引起性格上的衝突。週一,最後期限。而週五及週末是趕報告的好時機。
週五,本人匆匆忙忙趕到學校,但是成員到的零零落落,我自然變成組長的砲轟對象,我也不客氣的說,我到了,為什麼是我要被指責?
A及M在短短十分鐘之內交鋒數次,I及我盡量保持客觀中立,但是M的指責性格跟A的控制所有事情的需求,兩相衝突,藉由法文的字字句句用法爭議表現出來。但是在圖書館裡,我們周圍的同學一個一個離開,真是萬分尷尬。A的完全否認他人意見,完全阻斷了溝通的可能。
最後是I受夠了,衝出圖書館,遇見C,而轉圜一下氣氛。
我真不知道,他的心理分析是學來幹嘛的,只分析他人嗎,或是心理分析是自圓其說的好藉口,例如使用防禦機轉來對付他人?
週日,全員到期,週五沒加入戰局的C及T,沒想到也忍不住起了爭執。偏偏是在我家作作業。連我都忍不住說了幾句。也捲入戰局。但是我也受夠了,我不想再見到A,自大的A。
讓我更瞭解這些朋友。以及自大心理師的樣子。(要小心哪!)
於是我終於能在週一及周二安靜地趕第二份組報告,法文的耶!因此,我把電話全關了,專心衝刺。其實壓力蠻大的。因為同學的期中報告成績太差,不願意寫第二份報告,只剩我了!週三11點之前要趕到學校交給老師。好笑的是,這三天我的電話是有史以來最多的,不斷的響著!我想:是怎樣?我人緣太好還是大家算準要來擺弄我?幸好早已決定電話都不接……
週三上午,不幸的在學校遇到A及T,煩死了。他們還在吵架……我忙著找老師,及繳作業的方法,前一天熬夜根本沒力氣參予法文式的狡猾爭辯。最後他們告訴我「知道嗎,我們得到了15分!」我可高興不出來,雖然是極高的分數。我只冷冷的對A說:恭喜恭喜。因為那可是T連熬兩天夜的總整理成果。A沒有電腦操作的知識及經驗,沒有現實感的認為最後整理最簡單……
當T在接手機之際,我跟A說,這個分數跟T預期的一樣。A說:我認為我們應該有17分的。唉,一個不知足的傢伙……
夠了……
之後有一天,T特地藉機到我家,希望大家都還是好好的,希望我跟A溝通一下。我說好啊,不過A已經做出選擇。因為當A跟我說「我實在不能再信任你了」我說「那是你的選擇」(很存在治療吧!)。A卻沒有任何回應時,也代表了一種主張了。T也不知道該對我說什麼。不過他期待A渡假回來後心情不同會有轉機。
T人太好了……
簡單說了這些事,其實我想說,對我而言也是一種學習,看到T的策略及反應,他願意面對面的爭執,解決問題,而我卻常常選擇算了,不必多說。很法國不是嗎?可以當面吵完,還能當朋友……我要學習面對不完美而且有許多缺點的朋友。(但是我直覺A是不可能會是我的朋友,除非他不再想操弄他人)
如果對朋友可以這樣有耐心,對家人就應該更可以。
昨天晚上,一位台灣朋友辦了一個聚會,我們各自邀請了自己的外國朋友熱鬧一下,有幾個韓國人、日本人、北歐人,當然還有法國人及大陸人了。我也找了T及他的女朋友,還有阿爾及利亞人E。活動設計的很棒,他們請外國人玩水餃,解釋每一到菜的意義。請了大陸朋友現場揮毫,讓外國人玩玩毛筆,還畫畫水墨畫。還自己手製假鞭炮,特地介紹一番,沒想到,外國人都誤以為那一串手工製的假貨是真鞭炮。外國人好像滿興奮的。
兩個韓國人,一個法文說的好,另外一個他說:我不說法語,只說英語。在朋友的陽台上透透氣,面對蒙馬特的聖心堂,晚上的燈光,順山勢而下,視野無障礙,想到紅磨坊。跟他用遺忘已久的英文聊天,可惜他的英文也不太靈光…..。
直到午夜,朋友穿上美美的旗袍,最後她唱一段歌劇,讓人驚艷。我們才趕快戰戰兢兢的搭可怕的地鐵回家。
因為中國年在法國越來越重要,所以到處都有相關活動,可能是流行吧!剛剛廣播公佈一份調查數字,法國人一年總消費36%的亞洲食物,有76%的法國人喜歡試試異國口味,而以都市居民最明顯。
我妹妹聽我說法國人的總總事務,他說法國人似乎有趣多了。例如他就沒聽我另外留學英國的兩個妹妹說英國的總總。
不過,自英國來法國旅遊的朋友普遍有這種感想。
祝你新年好 一切順利
手記簿公告
風淡雲清,是我最近的心情。
- Aug 20 Sat 2005 22:56
02/2002給朋友的信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