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色世界報,樂夢得:我的法蘭西經驗
因為研究所要求國外實習一年,
W就又來台灣。
今年順利申請到台灣獎學金,
他男朋友讀經濟系這種冷門科系,
居然也可以申請到獎學金。
原來台灣今年提供的名額增加很多,
從以往的5、6名
增加到20名。
他現在變成我的校友,
他說:『這間學校很奇怪,就是隨便學生作什麼都可以。讓我不知道可以依循什麼,做些什麼。』
原來當初我在這間學校的遭遇跟心情是正常的喔!
連法國學生都必須面對的問題……
自由自由,原來代價是這麼高昂,
怪不得有人要寫本書叫做『恐懼自由』
臺灣的獎學金給的滿大方的,
碩士班學生一個月3萬
大學學生一個月2.5萬,
學費內含。
我想目前很多人的薪水還低於這個數字吧……
因為學經濟歷史一定會餓死,W說的,誰管你什麼經濟歷史啊?
他男朋友於是開始學中文,
就我所知,現在會中文的人在法國的薪水還滿不錯的,
職缺也不少,
於是他今年到台灣就是上語言課程。
可是在台灣會說中文跟法文,好像薪水就沒那麼好,
(令人眼紅的很好的薪水,所知道的那個法國人例子,超過10萬台幣)
會說中文也不見得保證就業啊!
雖覺得台灣很大方,
我去法國也沒能力獲得任何獎學金,
但他們的社會福利機構,
針對國內、外學生,每個月補貼新台幣5000元左右的房租,
還有免費學生醫療險。
我覺得這是一種增進國際交流,
以及提高中文與台灣被認識的方法。
甚至還有經濟與提高國家影響力的方法,
不然,促進彼此通婚率也不錯。
W問我之前工作的mp3公司,
他問的真巧,這間公司剛從台灣撤資,
結束了台灣分公司的營運。
(『分公司』的法文:sucursale 陰性名詞)
他說:哇!幫你復仇了!
虧他還記得,我沒有特別高興,
只是總公司的行銷策略不論在國際上、或是在台灣
就錯了那麼一步,於是兵敗如山倒!
Mondialisation(globalization)跟localisation
兩者真的是需要相輔相成啊。
W在敘述他的生活時,提到一些很保守的人的事情
他問在連署簽名的朋友,主要目的為何。
文件名稱為:
「Pétition sauve guarder le marriage chrètienne..........」
『連署拯救保有耶穌見證的婚姻』
(大概是這個語意、法文部分我不確定是正確的。)
W說這種連署雖然保守但並不令人吃驚與訝異,
只是最後一個字,讓我跟W笑翻了,
「hétérosexuelle」
『異性戀』
也就是說,
『連署拯救保有耶穌見證的異性戀婚姻』
何時法文中「婚姻」這個字的語意,不是特指異性戀的?
(法文中牽涉到類似婚姻,同性之間也可以合法註冊完成為PACS)
這這這項連署活動,真真真是充滿性沙文主義......
可稱為某種程度上的歧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