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色世界報,樂夢得:我的法蘭西經驗
跟法國人道別時,
一般關係就握手;跟朋友道別,就要bisous(法式親親)個幾下
邊說:
謝謝啦、感謝您(你)的時間、
您(你)人真好、祝您擁有美好的一天(Bonne journée)。
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祝福語,
遇到週末要加上Bon week-end週末愉快
遇到連續假期要說Bonnes vacances假期快樂
等等等,隨時間日期不同變化著。
真是好禮的民族啊!
那天跟W終於見面,
稍晚結束要道別時,
雖然我知道,如果沒有bisous,
道別這個禮節儀式,就算沒有完成。
我也注意到W已經發出訊息,等在那裡,
不習慣地,我重拾這個遺失的禮節。
遙遠遙遠以前,傳說有個禮儀之邦,
也傳說要禮失而求諸野,
好像要貶低鄰國,就說他們『沒有禮貌』就可達成目的、
就可以哄抬自己的身價一般。
沒說再見就離開的冒失鬼,尤其會遭非議,
以法式禮儀來說,這一定是野蠻人,
法文於是說:『filer à l’anglaise』
『以英國人的方式溜走』
(在正式的場合裡、或是自己的工作崗位上)
當然啦,近鄰英國怎麼可能說自己野蠻呢?
他們說:『以法國人的方式離開』
『to take French leave』
他們彼此認為這種不告而別是來自對方的文化。
這種文化上的誤解常常出現,
像英文中對付Philistine人的方式,
Philistine人(菲利士人)是居住在
在古代近東巴利斯坦南方地區的民族,
英文把這個字當作形容詞,
philistine(adj.),形容沒有教養的人。
反正自己最好,看不順眼的都是無禮的野蠻人。
相對而言,台式順走真的是簡單的要命,
簡單到讓人覺得自己沒禮貌,
不然這樣吧,將不告而別這件事也繼續列入台客行為,
Filer à la taiwanaise 台式道別
這可是『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』的豪邁啊!
這樣就皆大歡喜囉!(n’est ce pas?)不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