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藍色世界報,樂夢得:我的法蘭西經驗


Pont-aven畫家的小鎮。

幾百間的畫廊密密麻麻地滿佈小巷,陳列著世界各地畫家的作品。

這裡曾經孕育藝術史上的一個畫派。


Aven小河小巧地像自己家的淳樸,蜿蜒流過小鎮中心,

小橋流水,這樣的『畫』

讓我想說:

即使不是這些藝術家、這些畫作,Pont-Aven已是很美的小鎮,

吸引人來此地呼吸(respirer)、前來此地生活。


晚上則到Guimper(居民七萬人)的兄、妹朋友家中作客。點了蠟燭,用了開胃酒(l’apéritif),配上洗過的白花椰菜沾法國Dijon芥茉醬,辛辣的很。這樣配不是很傷胃嗎?

妹妹在ONG(NGO)裡工作,從事人道救援。分別在不同的國家工作過:去過在印尼與澳洲間夾縫求生的國家「新幾內亞」,去過越南、緬甸。

她常去亞洲,也跟中文教授請教過兩種語言的差異,

中文教授的主要意思是說中文是透過後面的字定義前面的字義,雖然這是個我完全不了解的事情,我們在燭光中加上已經微醺的我的腦袋,展開文化差異討論。


弟弟修過FLE的課程,也到過海外敎過法文,他則提到了中文的語調(tone)問題。

他曾經接待過來自中國的表演團體,每年固定的來法國的京劇演員與他成為好朋友,他架上的許多仿古玩都是中國朋友的禮物。

Di則提到我們在Pont-aven家具店看到的「匾額」,產品說明:定價11100FF法郎(當時約合台幣55000)19世紀的作品。


我看到的中文字是:「中華民國三十八年」,雖然有可能是古物重新被大官簽名標註日期,但是這日期是20世紀的作品,也有可能是說謊或是錯譯,我們不得而知。不過妹妹另外舉了個例子:


他們有個朋友(法國白人)很討厭法國、歐洲的生活及文化,很喜歡亞洲,尤其喜歡印度,她的東西常常有所謂珍貴的古物、老舊的紡織品,不過卻常常令妹妹懷疑,有說謊的嫌疑。


我想這種透過遠距離的文化差異與不了解來謀利的,絕對不在少數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叫我Honey Walker 的頭像
    叫我Honey Walker

    藍Bleu白Blanc紅Rouge手記簿

    叫我Honey Wal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