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相依相存 一即一切生態學
關於神,總有個觀點,就是有神也要有人,在台語的語意上,是指在神的保佑之下,人自己也要努力,但這也是個重要的哲學議題:沒有人,神也就不存在了。
在西方的基督宗教觀點中,神與人關係,是重要的認識架構之一。
然而在佛教中,最重要的價值就是[一切眾生悉有佛性],無論好壞皆具佛性。而這神與人,佛與人的關係差異,很不一樣的觀點。
我一直無法理解,神與人的關係,還有佛與人的關係,甚至眾神對於人的呵護備至,(在經典裡都是這樣說的)深度的愛與慈悲,但,神為何要對人如此之愛?干他們屁事,不是嘛? 眾神為何要如此的愛人? 人類很麻煩的啊!!
(雖然我快被職場給弄瘋了,但這麼多年來,我不也跟這些人與惡相處了呢?)
直到我讀到第158頁,作者重松宗育提到白隱禪師於[坐禪和讚]開頭就說:
眾生本來佛
恰如水與冰
離水則無冰
眾生外無佛
最後這句[眾生外無佛],不就是指神人同體? 而位階的概念在佛教裡面就是:[有沒有察覺身為佛的自己],即是指察覺的程度。因此最大的功課,要克服的障礙即是我們”自己”。作者如是指出:[如果具備洞悉本質的能力,就不會被表面的形象所迷惑。]
而禪到底是甚麼呢?
作者的比喻為:
三角度說明禪,即:普遍性、一般性,個別性,執行性。也就是佛法中的體、相、用。
而禪就是具有體相用三色的球,滾動時可以看出三個顏色,但滾動的快速後,就只有一種顏色。(但不要誤以為所看的顏色就是所謂的禪,只是一面而已。)
非常具象的比喻。善喻就是禪師們最厲害的地方。不過,書寫報告簡報,最重要的不也是說故事比喻的能力嗎?
這本書,讓我印象深刻不得不說的部份,就當作心得結尾吧,他說:我們都是暫借其他的生命而活下去的,一即一切,所有生物其實相依相存,而這在生態學裡可以充分理解這個佛學概念。
小王子說禪
大牌出版社
讀書共和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