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色:寵物生活
日本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寵物飼養國,
據日本政府實施的「愛護動物的輿論調查」 報告指出,日本人養寵物的理由中,第二名是以「寵物會安慰主人」佔46﹪,比十年前的調查增加了18﹪。
英國金融郵報為走出十五年經濟泥沼的日本,做過專題報導發現,這段時間全日本養寵物的人口穩定增加。面對這樣的經濟壓力,寵物被認為是「主人心靈慰藉的伙伴」。
因此可以說飼養寵物,是一種解除壓力的方式。
不過,在台灣去年飼養狗狗的家庭數卻是負成長,減少大約10%左右。好像在台灣飼養寵物跟經濟表現並沒有相關。
不過前三名飼養寵物大國美日法都是富裕國家,相關因素應該不只是簡單的經濟因素,雖然這是個必要因素。
我在國家地理頻道看到卡催娜颶風的後續報導,人道救援組織回到紐奧良展開寵物救援計畫。
一隻狗狗主人將他的名字跟聯絡電話貼在房子內的牆上,叫作布雷克,
救援人員一到之後,先幫他補充水份,他一口氣喝了3加崙的水,
獸醫檢查完他的健康狀況說:
『如果不是他的意志力堅強,無法活下來。』
緊急撤退法令,禁止攜帶任何動物,包含寵物。紐奧良居民無法帶著寵物跟他們一起撤離災難當地。
一位退休的老先生,颶風中他的住所完全沒有受到任何災難影響,並沒有任何損失。被強制撤離時,他留下了他的貓咪,當時他想:很快就可以回家。
可是,當局完全沒有重新回紐奧良的計畫。他心急如焚,在三天後他自己不斷地換客運,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回到紐奧良,因為人道救援組織的協助,他才得以進入災區。
爲什麼撤退不可以攜帶寵物?
其實這也是有道理的,但是人道救援組織卻不這麼認為。
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
這位老先生面對節目的跟拍與採訪,在前一夜等待進入災區時,
『我已經73歲了。』他眼眶含淚地說『他是我的家人。』
他回家,已經離開了將近7天,大家都很擔心會失望,
一進去客廳他叫著貓咪的名字,
叫了三次,並環視堆滿打包好的箱子,
當他叫了第四次,
貓咪喵了一聲。
他抱著貓咪不斷地對她說話,
可以看到他眼眶含淚。
很快速地打包要帶走的行李,
旁白說:
『全部的行李,他只帶了貓砂、飼料、玩具,卻沒有替自己帶走任何東西,全留在那裡。』
人道救援組織說:
『希望能夠修改法令讓飼主可以在緊急撤離時帶走他們的寵物。』
根據他們統計的資料,
這一次人道救援組織救援出約1萬隻寵物,
但是紐奧良的寵物總數有:
25萬隻。